在火辣的7月里,北峰山森林公园白云茶体验中心里气氛热烈。一场特殊的代表议事会在此召开——21名人大代表携4条基层建议,与4个职能部门、2名林农企业代表面对面,以“代表询问+部门回应+基层发声”的互动模式,直击“百千万工程”与林下经济发展痛点堵点。这场紧扣“两个联系”机制的代表议事会,正为四九镇探索生态经济双赢新路径注入新的动能。
从“泥土调研”到“精准选题”,汇聚一线声音
近前半年,代表们的足迹遍及四九镇北峰山下的8个村委会、125个自然村,乡村产业振兴的群众声音也随着走访被“记在本上、带回会中”。
“北峰山上原生的白云茶叶一年产量只有7千至8千斤,上市前大部分已被提前预订,上市后更是抢购一空,常年供不应求。而四九镇内有11.5万亩林地资源,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利用,只有生态效益未见经济效益。”人大代表黄亮辉拿出调研数据直击痛点。四九白云茶种植户温振权则带来诉求:“产业化推进缓慢,我们茶农守着金山银山般的优质茶叶却壮大不起来!
代表将调研中发现的“林茶模式”效益显著等优势,以及制约因素多、融资困难等问题汇总梳理,形成初步分析报告,并据此提出1条代表建议。该建议得到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林业局的迅速回应,表示要加强林地要素保障与政策扶持力度,让基层呼声与政策资源实现精准对接。
在扎实调研和代表建议有效对接的基础上,今年议事会最终锁定了“以林下经济激活‘百千万工程’生态经济双引擎”的主题 。聚焦乡村产业融合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,成了这场会议的“必答题”。
从“问题清单”到“共富思路”,跨界碰撞催生发展新图景
议事会特设的“部门应答席”上,4个不同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四九镇当前的资源禀赋、政策方向、产业发展态势等情况,更直面代表抛出的“麻辣问题”,一场跨界思想碰撞就此展开。
面对代表们提出的关于“林茶模式”可行性探讨、农文旅融合发展设想等问题,四九镇农办负责人通过分享普洱景迈山“林茶共生 人地共荣”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优秀案例,结合镇域资源特色进行了详细解答。随后,各级人大代表、职能部门、种植农户等,围绕推广林下种植白云茶的发展瓶颈,展开了热烈讨论,在政策解读、技术答疑、市场对接上多维碰撞,不仅勾勒出“山绿民富”的共富新图景,还提出了建议意见4条。
从“会议共识”到“落地有声”,闭环机制助推成果转化
会议形成的《代表建议清单》明确了四大突破点:出台三年行动计划、推动形成“代表+部门+农户”三级宣传模式、加快林下白云茶种植试点建设、提高白云茶种苗成活率与降低育苗成本。四九镇人大负责人表示:4条建议将全部纳入闭环管理,每季度向代表公开办理进度,确保会议上的共识能够落地推进。
“代表们把我们的话带进会场,部门把政策送到山头,这议事会真管用!”茶叶散户道出了心声。参会的农民代表更有干劲:“以前觉得白云茶难种植难成活,现在有代表关心,有政策、技术支持,我要带头试种,带头推广,让我们的好产品壮起来,走出去!”
这场聚焦林下经济的代表议事会,是新《代表法》实施后,人大代表依托“两个联系”制度,推动政策资源通过代表渠道“精准滴灌”至山林地头,助力群众的致富梦想借助议事平台转化为具体路径的基层创新实践。从民主协商到发展效能的转化中,“代表搭台、部门推进、群众受益”的模式,正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生态经济双引擎持续转动,四九镇绿色发展的新图景也正徐徐铺展。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、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、知识产权等问题,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65827邮件:tssxzzx@jiangmen.gov.cn